江蘇制定全國首個茶葉碳足跡標識認證技術規范
發布時間:2024-01-17
20:59 文章來源:南京國環
近日,在江蘇省市場監管局的指導下,南京國環有機產品認證中心有限公司聯合南京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制定了《茶葉碳足跡標識認證技術規范》,并在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進行了實施規則備案。這是全國范圍內首個關于茶葉碳足跡標識認證的技術規范。
為何要給茶葉進行碳足跡標識認證?南京國環有機產品認證中心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紀兵介紹,農業碳減排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環節,而茶園是農業溫室氣體排放的一大熱點。“根據科研結果,茶園平均溫室氣體排放強度高于蔬菜,是糧谷類作物的2倍以上。”江蘇是我國茶葉主產省之一,茶園面積有50多萬畝。制定《茶葉碳足跡標識認證技術規范》有利于激勵茶葉生產轉向更環保的方式,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南京國環農產品碳認證負責人郭汝清介紹,團隊以PAS2050(全球首個產品碳足跡方法標準)為邏輯框架,核算各環節的碳排放與清除量。針對茶葉種植環節的溫室氣體排放與清除量難以核算的問題,團隊在全省多家茶園調研,建立相應的計量模型并加入核算方法中。根據規范,茶葉碳足跡應是其生命周期內溫室氣體排放量和清除量的總和,以二氧化碳當量(在輻射強度上與某種溫室氣體質量相當的二氧化碳的質量)表示。
技術規范所核算的茶葉溫室氣體排放,分布在茶葉生產加工及前后的各環節。郭汝清介紹,種植階段包括茶樹種植過程、鮮葉采摘、土壤有機質碳儲量變化和茶樹生物量變化;加工階段包括茶葉殺青、揉捻等過程。另外還需考慮投入品和包裝物的生產及運輸、成品的儲存與運輸等。“有的階段碳排放為負,比如用有機肥可以降碳。”
不同類型的茶葉如何核算碳足跡?郭汝清解釋,該技術規范廣泛適用于不同類型的茶葉。“無論是全發酵的紅茶還是不發酵的綠茶,碳足跡都可根據技術規范進行核算”。核算完成后,茶葉企業可在外包裝上加貼標明具體碳足跡的標簽。
目前,江蘇已經在全省遴選10家茶企作為首批茶葉碳足跡標識認證試點企業,預計今年4月完成認證。
“此次開展的茶葉碳足跡標識認證制度研究,目的是為農產品賦能生態價值,助力農業綠色低碳發展。”省市場監管局認證處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聯合認證機構在綠色認證領域開展制度創新并試點實踐,發放全國首批零碳農產品、首批綠色應用軟件、首張零碳旅游景區等認證證書。下一步,將結合江蘇實際,在動力電池、輸配電設備、綠色建材等重點領域和成熟行業率先探索開展產品碳足跡、碳中和認證試點,幫助企業應對碳關稅等新型貿易壁壘。